電商倉庫管理的難點與解決方案
2023-07-17
在我國,目前有很多小型電商企業,其倉庫面積都在1000平以內,由于前期對營銷的專注,對倉庫的忽視,包括對設施設備的投入,導致了今天倉庫工作效率低下,庫存混亂,運作成本高等諸多問題,以下我們來細細訴說。
電商的倉庫規劃與傳統倉庫的規劃有很多不同之處,傳統倉庫注重存放,而電商倉庫注重揀取。揀取速度要快,揀貨路線是提高效率和節省時間的重要原因之一。
訂單打印是否科學,有規律。直接影響整個揀貨的速度。如果打印跟不上揀貨,揀貨人員空置,浪費時間也浪費財力。怎樣才能更好的科學的控制好打印的時間安排和節奏呢?
、打印組管理人員必須了解揀貨人員的揀貨速度,定時檢查取單箱的單據情況,保證取單箱在工作時間內永不無單。
第二、按企業訂單實際情況,明確規定打印每波訂單的量為多少。
歷來,倉庫都是企業一塊不受重視的角落,大家都在為營銷而忙。現在,倉庫的功能越來越多,配送中心的出現,更使倉庫在企業的命運上加了籌碼。倉庫物流的運營不當,將直接使企業受損。
電商經過了很多年發展,很多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后會把庫存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倉儲企業去管理,這也是趨勢,與自己管理倉庫不同,很多信息上的溝通如果做的不到位的話,即使第三方倉儲企業再專業,也會導致很多庫存問題,下面做一些舉例說明:
1、(收貨)入庫異常:商家下屬各供應商、工廠入倉質量無法管控,導致入倉數據從源頭上就出錯。如果在入倉環節供應商和廠家沒配合好,就會增加倉庫收貨作業難度和成本,這些成本最終都會轉移到電商企業自身。作為第三方倉儲企業,能夠輔助商家搞好對供應商的管理,對于雙方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2、店鋪超賣:俗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電商行業和傳統銷售行業相比,效率高、速度快。一個爆款出現,瞬時會有大量的訂單出現。因為前后臺庫存數據不一致導致訂單超賣。而各大電商平臺為了對消費者的體驗負責,對超賣會有嚴格的控制,甚至有些懲罰措施,比如天貓對超賣訂單會要求商家賠償30%的貨值給消費者。如果前后臺的庫存沒銜接好,即使倉內的庫存是OK的,前臺未必能上架正確的庫存數量,由此帶來給商家和買家的損失就不可避免了。(這種比較常見)
3、出庫與結算環節的糾紛:電商的這種“快”往往會讓倉庫作業處于非常被動的地步——快速入倉,以便盡快發貨,快速發貨,以便客戶體驗好。賣的不好的話,快速退倉,以便盡快尋找其他銷貨渠道。因為這種“快”,讓倉內來不及對庫存進行細致的管理和反饋,導致在退倉的時候有糾紛。這種糾紛會耗費雙方業務和結算人員大量的精力去舉證、判責,嚴重的會影響到雙方的合作。
4、滯倉費計算:一般情況下,滯倉費會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跟進商品滯倉天數去計算滯倉費,但滯倉費的計算是基于一個準確的庫存數量的。如果庫存數量錯誤,滯倉費也就會產生各種糾紛。
上述問題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庫存管理”的問題。
確保倉庫后臺庫存變動和前臺能實時同步,確保不超賣,保證過程準主要靠兩點:一個是倉內的管理,另一個是倉庫WMS系統和店鋪ERP系統及電商平臺的商家后臺的庫存同步機制。
(一)倉內管理:
1、關于庫存變動:商品入倉后,因各種原因會導致庫存變動,倉庫要忠實且及時的把這種變動記錄下來,并通過系統接口同步給店鋪ERP系統及電商平臺的商家后臺。主要有以下幾種場景:
(1)正次品轉換:入倉的時候是的可發貨庫存,實際揀貨的時候發現是次品,不可發貨。這種情況下倉庫需要扣減一個庫存,增加一個次品庫存。
(2)倉庫丟貨:倉庫盤點發現貨物短少,需要扣減庫存。
(3)倉庫多發貨、少發貨、發錯貨:倉庫發錯貨,需要對庫存進行調整。
(4)倉庫盤點錯誤:上次盤點錯誤,在本次盤點中糾正,需要對庫存進行調整。
(5)錯碼調整:入倉時未發現編碼錯誤,在庫內管理或者發貨環節進行調整。
(6)退件入倉或者截單成功:前臺訂單取消已經發貨的訂單,倉庫需要截單,如果快遞截單成功或者被買家拒收退回倉庫,倉庫需要對庫存進行調整。
上述庫存調整場景,有些是需要商家承擔責任的,比如正次品轉換,有些是需要倉庫承擔責任的,比如丟貨、發錯貨。不管是誰的責任,倉庫都要忠實記錄,及時反饋,時刻保持前后臺庫存數據一致。